
海底世界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海底世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海底世界教案1活动设计背景:
海底世界是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生活着许多新奇的生物,也是一个神秘的国度。鱼是儿童喜爱表现的对象之一,海底世界深蓝色的海水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鱼类,还有许多的海洋生物,是一个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水下世界。孩子们往往会被这些吸引,对海底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我根据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制定了这个活动,通过绘画,剪贴的形式来实施教学活动,引导幼儿认识鱼的形状特征,色彩变化,促进幼儿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能力,通过这次活动,来抒发幼儿对海底世界美好感情。
活动目标
1、画出形状、大小不同种类的鱼,尝试用线条变化来装饰小鱼。
2、幼儿对画的造型、上色、线条来发展小肌肉。
3、通过对海底世界动物---鱼的绘画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
活动准备:
水粉颜料、水粉纸、蜡笔、多媒体课件《海底世界》、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小朋友们,早上好!今天呀,何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请你们来欣赏一下,看看视频里面有什么,待会来告诉何老师,小眼睛要仔细看喔!(教师播放"海底总动员"视频)(2分钟)
二、认识鱼的形状感受鱼的色彩(2分钟)教师:刚刚小朋友们在视频里看到了什么?(提问小朋友)你们想到一次海底旅游吗?(想)今天让我们坐着潜水艇去海底探险吧!来,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我们出发吧!(教师出示ppt)教师:海底世界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鱼类,种类非常多,每种鱼的身体形状和颜色花纹都不一样。有的鱼身体形状和花纹是对称的,有的鱼身体形状和花纹是不对称。(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观察每一条鱼的不同特征)
三、小朋友看海底世界鱼的图片(10分钟)教师:我们看到了各式各样的鱼,它们身上有的有彩色的条纹;有的长着五颜六色的斑点;有的嘴长得像把剑;有的鱼长着翅膀,还有的鱼还床上漂亮的裙子呢。那么你喜欢的鱼是什么样子的?
(1)提问幼儿教师:让我们继续欣赏其他小朋友的画吧!小朋友们画了一条大鱼,还有它的小伙伴,大鱼和它小伙伴的身体上都有不同的花纹,还有鱼的周围有些海草石头等等来陪着小鱼们。
四、幼儿创意绘画(20分钟)教师:刚刚小朋友们都欣赏过漂亮的海底世界,现在,就让小朋友们把你们心目中的海底世界画出来吧!在绘画的之前,老师有2个小要求:
1、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首音乐,这首音乐完了,你就要停下。
2、我们不要把底色图上,待会老师请小朋友们用水粉颜料涂,我们只画海底里面的小生物,除了小生物,我们还可以画海草,石头装饰。现在,老师来示范一下如何刷底色,首先,我们用刷子沾一下颜料,在盘子里扫一扫,不然会太多颜料的,再用刷子在纸上从左往右刷,这里刷完了,就在下面跟着刷,刷了一次还要不要刷呀?(不要)不然纸就会烂喔!知道了吗?请小朋友轻轻的下火车,安静的绘画。
(1)幼儿进行绘画
(2)教师巡回指导,鼓励能力弱的幼儿大胆想象。
五、活动结束教师:小朋友们,音乐停下来了,请小朋友你们画完了吗?
活动的延伸:
教师:今天,我们当了一名小画家,把漂亮的海底世界画了出来,现在呢,我们进行绘画大赛,我们邀请老师们来当评判员,看看哪位小朋友能得到评判员的奖品,好吗?现在,请小朋友拿起你们的画过来老师这里排队,一个跟着一个喔!(请小朋友排队,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欣赏)
教学反思:
通过画《海底世界》让我从中发现了以下几点
1、孩子对线条的绘画能力有些欠缺
2、涂色均匀和颜色搭配不够完善
3、孩子对作品的展示和自我介绍很大胆很自信,而且本节课我也做到了尊重幼儿的表现及表达
4、在下次绘画中我会注意以上失误,多方面培养幼儿绘画的能力。
海底世界教案2教学要求
1.了解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通过第3、4自然段的教学,进行句与句联系的训练。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参”和“量”;会用“普通”“物产丰富”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理解3、4自然段中句与句的联系,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第2、3自然段和4、5、6自然段的内容虽各有侧重,但又互相联系、不可分的。在景色奇异中包含着物产丰富;在丰富的物产中也能看到奇异的景色。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仪、配乐录像带(带讲解的带子)、《字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趣探奇
教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你可知道大海的深处是怎样的吗?今天,我们一起到海底去看看,了解一下海底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1.观看录像带,思考:波涛澎湃的大海深处是怎样的?
2.读全篇课文,找到课文哪段概括回答了这个问题。(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3.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知道作者着重介绍了海底哪些特点。(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二、理清条理,了解特点
根据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两个重点词语,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
教师:课文的哪些地方能看出海底的景色奇异?
学生:课文的第2、3自然段。
教师:哪几段写出了海底的物产丰富?
学生:课文的4、5、6自然段。
教师:课文的第2、3自然段和4、5、6自然段的内容虽然各有侧重,但又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现在咱们先读课文的2、3自然段,分析理解景色奇异。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读课文2、3自然段,分析理解景色奇异。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海底有风浪吗?有光吗?
(2)请学生读书上的句子来回答问题。
(3)分析句子。弄懂“依然”的意思,换词练习,体会句子意思。
投影: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仍然)(照旧)
(多用在条件变化了而情况并没有改变。)
(4)在解答“有光吗?”这个问题时,教师可读有关句子,让学生找出重点词“却”,明白“却”把黑和有光亮联起来,说明黑中有亮。
2.分析第3自然段,抓住有没有声音这个问题解答。
< ……此处隐藏1171个字……胆运用捏、压扁的方式塑造海底生物的形象。2.合作奖作品粘贴在瓶子上形成海底世界的完整作品,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各式装有蓝色水的矿泉水瓶(高低不同)和塑料瓶、橡皮泥、自制样品、音乐
活动过程:
1.教师展示自制作品,引导幼儿感受瓶贴画的特殊样式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海底世界去哦,想想去啊
幼:…(交流,创设情境)
师:那就要认真观察哦,看谁是最棒的
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嘛?那现在我们就要去海底世界探险咧,往这边看
①教师出示作品:瓶子上有什么?是用什么做的?
这样把作品贴在瓶子上与我们平时直接摆放在泥工板上有什么不一样呢?(引导幼儿发现瓶贴画是围绕瓶壁制作的,很具立体感,让人觉得鱼儿似乎真的在游动)-幼儿说居多
②引导幼儿观察瓶贴画的构图特点
老师转动瓶子,说:仔细看看,瓶子上的鱼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发现由于鱼儿位置高低起伏的变化,使画面更富层次感)
2.师幼共同探索瓶贴画的制作方法,并鼓励幼儿大胆交流经验
师:小朋友们,探险历程即将开始喽,你在平时看到的海底世界里面还有什么呢?想不想试一试,看谁的海底世界最丰富最有趣呢?
①幼儿初步尝试进行泥贴制作,并探究泥贴的方法
师:现在请每一位小朋友都来试一试,用橡皮泥制作一条鱼贴在瓶子上,看看怎样才能牢固地贴上去(幼儿思考空间)
②讨论:你用了什么方法能牢固地贴上去?
③引导幼儿,海底世界,除了鱼还有什么?开动小脑筋的时刻到了!看谁反应最快。迁移到在瓶贴制作中,除了表现鱼还可以表现哪些海底生物呢?例如海草
3.幼儿制作瓶贴画,教师指导
①每三人小组合作完成2到3个作品,注意整体布局
②提醒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表现鱼的外形,要注意色彩的变化
③提醒幼儿在瓶子的下半部分制作一些珊瑚、水草等生物丰富画面的内容
(指导动手能力比较差的幼儿,教他们捏比较简单的鱼,或可以让一些捏的好的小朋友,在投影上演示。样品不可固定幼儿思维,尽可能给幼儿展示空间)
4.欣赏和评价
展示每一组作品,幼儿欣赏,老师用相机拍摄,可以将幼儿的作品摆放在教室(赏识教育很重要)
师:海底世界,因为小朋友的到来和参与,让这次探险变得越来越有趣生动,小朋友,开不开心!
(结尾播放《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海底世界教案6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会用“窃窃私语”造句;能根据问题的提示理解长句与难句的意思。
2、初步学会按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分段的方法,能抓住过渡段来研读全文。
3、能获得有关海底的一些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大海秘密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学生学习了解海底世界。并能向课外延伸,激发学生探知的欲望。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配套光盘
一、指导预习。
(让学生自读课文,勾划生字词,查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自学本课的生字及课后第3题中的词语。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尝试回答课后第4题中的问题,教师给予指导。)
二、揭示课题。
《海底世界》,“海底”指哪里?(大海深处)“世界”在本课指什么?(海底这个地方,这个领域中的情况)同学们,你们读了这一课以后,能说出这一课写的是什么吗?(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三、划分段落。
1、本课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7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提出问题——大海深处是怎样的?
第2自然段:讲海底宁静黑暗。
第3自然段:讲海底动物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
第4自然段:讲海底的各种动物有不同的活动方法。
第5自然段:讲海底有各种各样的植物。
第6自然段:讲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物。
第7自然段:概括说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抓住“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两个词语,让学生看看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这两个重点的,从而让学生把课文分成4个结构段。
第1段(第1自然段)先总的提出海底世界是怎么样的。
第2段(第2、3自然段)讲海底景色奇异。
第3段(第4至6自然段)讲海底物产丰富。
第4段(第7自然段)再概括地讲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四、检查字词。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生字,注意正音。
2、写带生字的词语:(可让几个学生在黑板上写)波涛、却有、是否、窃窃私语、肌肉、伸缩、普通、有些、贝类、免费、峡谷、细胞、煤、稀有金属、景色奇异。
3、注意矫正字形:“类”上下之间无点,“免”的第六笔是撇,“属”的最后三笔是竖、提、点。
4、初步理解词义。
波涛澎湃: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形容波浪很大。
依然:仍然,照旧,跟原来一样。
宁静:形容环境很安静。
器官:生物身上具有一定功能的部分。
是否:否,不。是不是。
窃窃私语:窃窃,形容声音细小。指背地里轻轻地交谈。
听音器:专门用来听微小的或极远的声音的器材。
海参:形如黄瓜,体壁多肌肉,口和肛门在两端,口周围有触手。食小动物,是珍贵的食品。
梭子:织布时用来牵引纬线的工具,两头小,中间粗。本课比喻一种鱼的形状。
乌贼:也叫墨鱼。身体扁平,头发达,眼大。体内墨囊发达,遇见敌人就放出墨汁逃走。
章鱼:身体卵圆形,无鳍。头小,有八只脚。
普通:平常的,一般的。
反推力:与推力方向相反的力。
巴:紧贴的意思。
免费:不收费。
峡谷:狭而深的谷地。
单细胞:指一个细胞。细胞,组成生物体的最小单位。本课指一种最小的海藻。
海藻:生在海洋中的藻类,如海带、紫菜、石花菜、龙须菜。有的可以吃,有的可以提制碘。蕴藏:包含,积存着还没有被发现或被挖出来的。稀有金属:指地球上储藏量很少的金属。
景色奇异:形容景色特别,与“平常”不同,与“奇怪”的意思相近。
物产丰富:物产储量大,花样品种多。
五、作业练习。
1、读读写写课后第四题中的词语。
2、默读课文,思考、练习回答课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