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料 > 教学设计

《练习7》教学设计

时间:2025-08-10 19:58:13
《练习7》教学设计14篇

《练习7》教学设计14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练习7》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练习7》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理解来源于象棋的词语的意思,通过诵读诗歌初步了解下象棋的规律。感受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2、学会8个成语和《古今贤文》,并弄懂意思,积累语言。

3、正确、美观地书写钢笔字。知道上下都有钩时,下钩包住上钩。

4、培养学生运用口语与人沟通、谈心的能力,学会善于排解心中的烦恼。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处处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口语交际。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喜欢下象棋吗?出示棋盘、棋子。

2、你对象棋有什么了解?

3、象棋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棋类运动,它是象征着古代战场双方厮杀的一种游戏。我们生活中有些词语就来源于象棋。练习中举了一个例子,请同学们看看。

二、教学第一部分

1、自读第一部分的内容。

2、小组讨论“马后炮”、“过河卒子”、“棋逢对手”、“举棋不定”、“输棋一着”的意思,可以借助工具书。

3、指名说,其他学生补充或纠正。

4、你可以选一个词来说一句话吗?

5、除了书中提到的这些来源于象棋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

三、教学第二部分

1、你们想学象棋吗?这儿有一首歌诀,告诉我们了一些下棋规则。

2、自己读读,能读懂歌诀的意思吗?请同学凭借棋盘讲解。

3、自己在棋盘中试一试。

3、同桌一边背诵一边演练歌诀所提示的下棋规则。

4、可以跟自己好朋友演练演练。

5、一首简单的歌诀,让我们对象棋的竞赛规则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在诵读时有什么感觉?(琅琅上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对称押韵)

6、欣赏诵读。

四、教学第三部分

1、胡荣华是我国著名的象棋大师,为什么这样说呢?看看下面这段话是怎样写他的?

2、自读,指名读。

3、这段话后面的问题,你们会回答吗?可以联系上下文想想。

4、小组内互相讨论问题,可以借助工具书,看看你们想得对吗?

5、在这段话中有一组近义词,你发现了吗?(技术、战术)它们可以调换吗?说说理由。

6、指名说“蝉联”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

(一)教学成语

1、自读成语,把字读准。

2、指名读,师生正音,齐读。

3、这些成语的意思,你们知道吗?

4、借助字典了解词语意思,教师适当点拨。

5、交流汇报,并体会每组词语在意义上的联系。

6、第一组是关于改革开放,建设和发展国家的;第二组是表达睦邻友好相处的;第三组关于举荐和使用人才;第四组关于科教兴国。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二)教学《古今贤文》

1、自读、指名读、齐读。

2、这段文章中的句子,你能读懂哪个句子?你对哪句的意思不明白?谁可以帮助他?

3、除了文中介绍的句子,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合作的名言?

4、指导朗读、背诵。

二、教学第三题

1、出示生字,认读。

2、这三个字都是什么结构的字?怎样才能写美观?仔细读读小窍门。

3、指名说,相互交流。

4、师范写。

5、学生练习。

三、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观察“国、区”两个字,说说它们不同的部首。

2、学生观察两个部首的书写示意图。

3、教师示范讲解方框儿,三框儿。

4、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一、审题

1、谈话揭示讨论话题: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麻烦。“小烦恼热线”开通了。我们可以通过热线跟主持人通话,把不愉快的事说出来,从而得到帮助。

《练习7》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复习音序查字法;能正确拼读音节,根据音节写出汉字。

2能根据意思写出学过的词语。

3能按要求把句子写具体;能用“谁、在什么情况下、总是怎么样”的句式写句子;能将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4学会按指定的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建议

1教学第一题。

参考答案:钢铁铸成;查“

2教学第2题。

先让学生拼读音节,读准字音,读得不准的,让学学生自己纠正,填写后,师生共同订正。答案;恢复、健康、烈士、抚摸、乡亲、新奇。

3教学第3题

答案;(1)挽词;(2)将信将疑;;930如释重负;940安然无恙。

4教学第4题。

指导步骤:(1)从本单元的课文中分别找出题目所列的3个句子。

(2)按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修饰词语。

(3)让学生说说加与不加修饰词语在意思的表达上有什么不一样。

5教学第5题。

该题训练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句子是完整的句子,并能把句子补充完整。指导步骤:

1)教给学生判断一句话是否完整的基本方法。一般说完整的句子至少至少包括两个部分:“谁”、“干什么”(或“怎么样”)“什么”、“怎么样”;“什么”、“是什么”。如果一句中缺其中的某一部分,就是不完整的,意思也就无法表达清楚。

2)用上述方法去检验练习中的句子,就能发现,第2句是完整的句子,它将了“谁”“怎么样”

3)用同样的方法把地(1)、(3)句补充完整。

6教学第6题

指导步骤:

1)明确题意,让学生知道写句子的要求是什么;

2)让学生充分思考后指名试说,并评议订正;

3)笔答时,注意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并加上标点符号。

7教学第7题

本题是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

先让学生评评读读生字,要求读准字音;

然后让学生轻自由朗读,边朗读边体会短文的思想感情,并进行简单的交流;

接着指名试读,评议订正;

最后全班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此处隐藏12472个字……

四、设计意图

1、目标的综合性。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使这三维目标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内容的开放性。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教学理念,整合课外学习资源,丰富课内学习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课堂对话的质量。

3、形式的多样性。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通过认、连、说、写、议、讲等形式,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情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4、过程的有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使每一个教学程序都能够符合语文学习的特点,让每一位学生都亲历语文实践的过程,使他们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练习7》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会比较形近字,选字填空。

2、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词语归类。

3、把带有“终于”的句子补充完整。

4、阅读短文,学习读懂文章。

5、语言实践活动,交流“我的学习小体会”。

6、熟记名言,了解大意。

7、学习写好木字旁的字。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积累、实践。

【教学准备】

1、教师方面:教学媒体

2、学生方面:复习本单元课文,把自己的学习体会写一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这个单元中我们认识了许多名人,还记得吗?(瑞典科学家诺贝尔,中国科学家陈景润、法国雕塑家罗丹……)

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仅要交流你认识了这些名人后的体会,还要再认识一位美国著名的运动员。

出示:综合练习7 学生齐读

说明:先让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内容,为语言实践活动作铺垫,还引出了课题。

二、语言实践活动

课前,老师请大家复习了本单元的课文,然后写了自己学了课文后的一些体会。现在我们来进行一次“我的学习小体会”的交流会。

(1) 先在小组里进行。

(2) 每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从学习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说起,从很小的方面介绍,主要话题是:成功的前提是努力实践。)

(3) 评选出最佳交流者。

说明:这一大题是综合性的语言实践活动,要让每个学生都发挥主动性,通过小组合作以及评选“最佳交流者”为学生搭建了展示的平台

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让他们分享了他人的学习经验。

三、阅读短文

现在我们再来认识一位美国的著名运动员。

1、自由读短文,读通、读顺,遇到不认识的字,解决。

2、默读短文,思考:短文主要讲什么?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用直线在文中划出。认真读一读,并说出你的感受。

3、再读短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理解“不同凡响、虚掩、极限。”

4、通过学习,你能给短文取个合适的题目吗?

5、小结:若想获得成功,只有努力地实践。

说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读短文,通过扫除生字障碍。

培养学生从整体入手,在了解短文大意的基础上,结合短文后的练习再来读懂短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熟记名言

我们来读读名人为我们留下的话。

1、出示3句名言,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每句话的理解。教师补充。

3、学生再次选择自己喜欢的名言朗读、背诵。

4、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体育”及“学习”方面的名言?

如:在我们劳动人民的国家内,需要千百万身体健壮、意志坚强、勇敢无畏、朝气蓬勃、坚韧不拔的人。 ——列宁

生命在于运动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尔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爱因斯坦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

说明: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熟读成诵,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这方面的名言,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积累名言的兴趣。

五、选字填空

在学习中,我们经常被有些形近字、同音字混淆。瞧,他们又来了!

1、出示题目,读要求。

2、学生自行完成填空。。

3、集体交流。

4、补充练习

壁 璧 撼 憾 瑞 揣 堪 勘

和氏( ) 遗( ) ( )点 ( )探

墙( ) 震( ) ( )摩 疲惫不( )

说明:三年级学生有能力完成选字填空,先让学生试着完成,再让学生从交流中找到自己的不足,然后通过补充练习,巩固对同音字和形近字的辨析能力。

六、按要求,词语归类

1、指名读题,审清题意。

2、读读这些成语,按出示的要求归类。

3、学生完成练习。

4、全班交流

学习:

时间:

动作:

聚精会神、真才实学、

孜孜不倦、学以致用

光阴似箭、海枯石烂、

日月如梭、千秋万代

手舞足蹈、眼疾手快、

昂首挺胸、健步如飞

5、你还积累了哪些类似的词语?小组间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知道的词语多?如:

专心致志、全神贯注、

不耻下问、锲而不舍

……

争分夺秒、惜时如金、

一日三秋、一年半载

……

窃窃私语、高谈阔论、

谈笑风声、目不斜视

……

说明:通过进一步的词语积累,丰富和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了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和能力。

七、把句子补充完整

1、出示表格,指名读例句,“终于”是什么意思?

(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

2、学生自行完成练习。

3、小组先交流,评选出说的好的句子。

4、全班交流。

说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每个学困生能有一个表达的机会,调动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及积极性。

八、写字

1、读题。

2、观察这四个字,有什么特点?

(1) 部首都是木字旁,木字旁由“横、竖、撇、点”四笔组成。在桌面上写一写。

(2) 这四个字均左窄右宽。

3、在书上写一写,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4、集体交流。表扬写得特棒的同学,同时鼓励写字一般的同学,指出努力方向。

说明: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从而逐步培养他们独立的观察能力。通过交流,讲评,让学生找到写好这些字的“秘诀。”

《《练习7》教学设计1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