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练习7》教学设计14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练习7》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练习7》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
1、理解来源于象棋的词语的意思,通过诵读诗歌初步了解下象棋的规律。感受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2、学会8个成语和《古今贤文》,并弄懂意思,积累语言。
3、正确、美观地书写钢笔字。知道上下都有钩时,下钩包住上钩。
4、培养学生运用口语与人沟通、谈心的能力,学会善于排解心中的烦恼。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处处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口语交际。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喜欢下象棋吗?出示棋盘、棋子。
2、你对象棋有什么了解?
3、象棋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棋类运动,它是象征着古代战场双方厮杀的一种游戏。我们生活中有些词语就来源于象棋。练习中举了一个例子,请同学们看看。
二、教学第一部分
1、自读第一部分的内容。
2、小组讨论“马后炮”、“过河卒子”、“棋逢对手”、“举棋不定”、“输棋一着”的意思,可以借助工具书。
3、指名说,其他学生补充或纠正。
4、你可以选一个词来说一句话吗?
5、除了书中提到的这些来源于象棋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
三、教学第二部分
1、你们想学象棋吗?这儿有一首歌诀,告诉我们了一些下棋规则。
2、自己读读,能读懂歌诀的意思吗?请同学凭借棋盘讲解。
3、自己在棋盘中试一试。
3、同桌一边背诵一边演练歌诀所提示的下棋规则。
4、可以跟自己好朋友演练演练。
5、一首简单的歌诀,让我们对象棋的竞赛规则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在诵读时有什么感觉?(琅琅上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对称押韵)
6、欣赏诵读。
四、教学第三部分
1、胡荣华是我国著名的象棋大师,为什么这样说呢?看看下面这段话是怎样写他的?
2、自读,指名读。
3、这段话后面的问题,你们会回答吗?可以联系上下文想想。
4、小组内互相讨论问题,可以借助工具书,看看你们想得对吗?
5、在这段话中有一组近义词,你发现了吗?(技术、战术)它们可以调换吗?说说理由。
6、指名说“蝉联”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
(一)教学成语
1、自读成语,把字读准。
2、指名读,师生正音,齐读。
3、这些成语的意思,你们知道吗?
4、借助字典了解词语意思,教师适当点拨。
5、交流汇报,并体会每组词语在意义上的联系。
6、第一组是关于改革开放,建设和发展国家的;第二组是表达睦邻友好相处的;第三组关于举荐和使用人才;第四组关于科教兴国。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二)教学《古今贤文》
1、自读、指名读、齐读。
2、这段文章中的句子,你能读懂哪个句子?你对哪句的意思不明白?谁可以帮助他?
3、除了文中介绍的句子,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合作的名言?
4、指导朗读、背诵。
二、教学第三题
1、出示生字,认读。
2、这三个字都是什么结构的字?怎样才能写美观?仔细读读小窍门。
3、指名说,相互交流。
4、师范写。
5、学生练习。
三、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观察“国、区”两个字,说说它们不同的部首。
2、学生观察两个部首的书写示意图。
3、教师示范讲解方框儿,三框儿。
4、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一、审题
1、谈话揭示讨论话题: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麻烦。“小烦恼热线”开通了。我们可以通过热线跟主持人通话,把不愉快的事说出来,从而得到帮助。
《练习7》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复习音序查字法;能正确拼读音节,根据音节写出汉字。
2能根据意思写出学过的词语。
3能按要求把句子写具体;能用“谁、在什么情况下、总是怎么样”的句式写句子;能将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4学会按指定的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建议
1教学第一题。
参考答案:钢铁铸成;查“
2教学第2题。
先让学生拼读音节,读准字音,读得不准的,让学学生自己纠正,填写后,师生共同订正。答案;恢复、健康、烈士、抚摸、乡亲、新奇。
3教学第3题
答案;(1)挽词;(2)将信将疑;;930如释重负;940安然无恙。
4教学第4题。
指导步骤:(1)从本单元的课文中分别找出题目所列的3个句子。
(2)按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修饰词语。
(3)让学生说说加与不加修饰词语在意思的表达上有什么不一样。
5教学第5题。
该题训练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句子是完整的句子,并能把句子补充完整。指导步骤:
1)教给学生判断一句话是否完整的基本方法。一般说完整的句子至少至少包括两个部分:“谁”、“干什么”(或“怎么样”)“什么”、“怎么样”;“什么”、“是什么”。如果一句中缺其中的某一部分,就是不完整的,意思也就无法表达清楚。
2)用上述方法去检验练习中的句子,就能发现,第2句是完整的句子,它将了“谁”“怎么样”
3)用同样的方法把地(1)、(3)句补充完整。
6教学第6题
指导步骤:
1)明确题意,让学生知道写句子的要求是什么;
2)让学生充分思考后指名试说,并评议订正;
3)笔答时,注意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并加上标点符号。
7教学第7题
本题是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
先让学生评评读读生字,要求读准字音;
然后让学生轻自由朗读,边朗读边体会短文的思想感情,并进行简单的交流;
接着指名试读,评议订正;
最后全班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此处隐藏12472个字……
四、设计意图
1、目标的综合性。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使这三维目标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内容的开放性。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教学理念,整合课外学习资源,丰富课内学习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课堂对话的质量。
3、形式的多样性。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通过认、连、说、写、议、讲等形式,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情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4、过程的有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使每一个教学程序都能够符合语文学习的特点,让每一位学生都亲历语文实践的过程,使他们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练习7》教学设计14【教学目标】
1、会比较形近字,选字填空。
2、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词语归类。
3、把带有“终于”的句子补充完整。
4、阅读短文,学习读懂文章。
5、语言实践活动,交流“我的学习小体会”。
6、熟记名言,了解大意。
7、学习写好木字旁的字。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积累、实践。
【教学准备】
1、教师方面:教学媒体
2、学生方面:复习本单元课文,把自己的学习体会写一写。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这个单元中我们认识了许多名人,还记得吗?(瑞典科学家诺贝尔,中国科学家陈景润、法国雕塑家罗丹……)
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仅要交流你认识了这些名人后的体会,还要再认识一位美国著名的运动员。
出示:综合练习7 学生齐读
说明:先让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内容,为语言实践活动作铺垫,还引出了课题。
二、语言实践活动
课前,老师请大家复习了本单元的课文,然后写了自己学了课文后的一些体会。现在我们来进行一次“我的学习小体会”的交流会。
(1) 先在小组里进行。
(2) 每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从学习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说起,从很小的方面介绍,主要话题是:成功的前提是努力实践。)
(3) 评选出最佳交流者。
说明:这一大题是综合性的语言实践活动,要让每个学生都发挥主动性,通过小组合作以及评选“最佳交流者”为学生搭建了展示的平台
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让他们分享了他人的学习经验。
三、阅读短文
现在我们再来认识一位美国的著名运动员。
1、自由读短文,读通、读顺,遇到不认识的字,解决。
2、默读短文,思考:短文主要讲什么?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用直线在文中划出。认真读一读,并说出你的感受。
3、再读短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理解“不同凡响、虚掩、极限。”
4、通过学习,你能给短文取个合适的题目吗?
5、小结:若想获得成功,只有努力地实践。
说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读短文,通过扫除生字障碍。
培养学生从整体入手,在了解短文大意的基础上,结合短文后的练习再来读懂短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熟记名言
我们来读读名人为我们留下的话。
1、出示3句名言,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每句话的理解。教师补充。
3、学生再次选择自己喜欢的名言朗读、背诵。
4、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体育”及“学习”方面的名言?
如:在我们劳动人民的国家内,需要千百万身体健壮、意志坚强、勇敢无畏、朝气蓬勃、坚韧不拔的人。 ——列宁
生命在于运动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尔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爱因斯坦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
说明: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熟读成诵,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这方面的名言,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积累名言的兴趣。
五、选字填空
在学习中,我们经常被有些形近字、同音字混淆。瞧,他们又来了!
1、出示题目,读要求。
2、学生自行完成填空。。
3、集体交流。
4、补充练习
壁 璧 撼 憾 瑞 揣 堪 勘
和氏( ) 遗( ) ( )点 ( )探
墙( ) 震( ) ( )摩 疲惫不( )
说明:三年级学生有能力完成选字填空,先让学生试着完成,再让学生从交流中找到自己的不足,然后通过补充练习,巩固对同音字和形近字的辨析能力。
六、按要求,词语归类
1、指名读题,审清题意。
2、读读这些成语,按出示的要求归类。
3、学生完成练习。
4、全班交流
学习:
时间:
动作:
聚精会神、真才实学、
孜孜不倦、学以致用
光阴似箭、海枯石烂、
日月如梭、千秋万代
手舞足蹈、眼疾手快、
昂首挺胸、健步如飞
5、你还积累了哪些类似的词语?小组间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知道的词语多?如:
专心致志、全神贯注、
不耻下问、锲而不舍
……
争分夺秒、惜时如金、
一日三秋、一年半载
……
窃窃私语、高谈阔论、
谈笑风声、目不斜视
……
说明:通过进一步的词语积累,丰富和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了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和能力。
七、把句子补充完整
1、出示表格,指名读例句,“终于”是什么意思?
(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
2、学生自行完成练习。
3、小组先交流,评选出说的好的句子。
4、全班交流。
说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每个学困生能有一个表达的机会,调动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及积极性。
八、写字
1、读题。
2、观察这四个字,有什么特点?
(1) 部首都是木字旁,木字旁由“横、竖、撇、点”四笔组成。在桌面上写一写。
(2) 这四个字均左窄右宽。
3、在书上写一写,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4、集体交流。表扬写得特棒的同学,同时鼓励写字一般的同学,指出努力方向。
说明: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从而逐步培养他们独立的观察能力。通过交流,讲评,让学生找到写好这些字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