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我们的节日作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们的节日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们的节日作文1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我们大家背着书包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走进学校。
我背着书包一来到学校,就看着有老师在给同学送礼品,我也迫不及待地跑了过去,苏主任送给我了一本“摩尔庄园”的记事本,我非常喜欢它。我又大步向班里走去,到教室后,人还较少,我们玩着玩着,不知道哪个人说:“王老师要来了,我们快躲起来,给王老师一个惊喜。”于是,我们手忙脚乱地藏了起来,这时,王老师走了进来,“一二三”我们哗的一下站了起来,“老师好!”大家一齐喊道。我们回到位上,收拾好书包,准备出发。出发前,王校长给一些同学发了奖状,孙老师又讲了一些要求:1、不去危险的地方;2、一切行动听指挥;3、不要在车上打闹。
我们坐着车,来到雾气蒙蒙的帆船基地。那里的海如同绿宝石一样绿,那里的天像蒙上了一层白色的纱绸。在那里,我们举行了一年级入队仪式,我听见有人欢呼道:“我入队了!我入队了!”
我们后来又坐着车到了雨林谷,我们先去看鹦鹉表演。它们有的玩投篮,有的钓鱼,有的拼图,有的……,我和刘德立发现了一个秘密,训鸟员手里拿着一粒花生,难怪鸟儿这么听话呀!中午,我们在一个草场吃饭,我们大大咧咧的,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突然,一位训鸟员叔叔吹了一声口哨,“扑啦、扑啦”几只孔雀流星般地飞了下来,轻盈的落在地上。它们有的翩翩起舞,如同一位舞者;有的展出自己的尾巴,像是在说:“我的衣服多美丽呀!”最后,我们又去了恐龙广场,那里有慈母龙、三角龙、遁甲龙等模型,最大的是青岛龙的模型,同学们有的骑在龙背上,有的坐在龙的尾巴上……
六一”的上午我们三家去油田乐园游玩,那下午又会是什么节目呢?下午更有意思,我们去了游泳馆游泳,由于陈阳和马迎佳都不会游泳,而且又都没戴眼镜,我和老妈就把眼镜借给了她们,她们就在家长的陪同下苦练游泳。一遍一遍的练和勇气,使她们终于取得了一些成果。咳!看来学什么都不容易呀!
还有因为我们去的是海浪馆,所以每当浪来了的时候,我都要到浪尖上头去感受那一上一下的飘浮感,那里人很多,老妈担心我被夹在那些人中间动不了,可我却像一条自由自在的鱼,在人群中钻来钻去,最后钻到了老妈的怀里,这可吓坏了老妈。哈哈!老妈也不想想,我可是领略过真正海浪冲击的呀!后来我们玩得很开心,我还到两米多深的地方去了呢!我把那个水上排球放在后背上练仰泳,马迎佳拿它练游泳,我还和马迎佳玩瞥气游戏呢!玩水上排球时,球在我们中间飞来飞去,传递这友谊和快乐。直到打铃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结束下午的快乐之旅!
我们也要回家休息了,因为只有精神饱满才能迎接美好的明天。
我们又坐车回到学校,真是一个愉快而又难忘的六一节啊!
我们的节日作文2壮族“三月三”不仅是我区壮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汉、瑶、苗、侗、仫佬、毛南等世居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涉及的人口约有2700余万人,他们主要集中在南宁、柳州、百色、河池、崇左、来宾、钦州、防城港市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梧州、玉林、贺州市等一些汉族地区。
“三月三”这一天,家家户户制作五色糯米饭,染彩色蛋,杀鸡宰鸭,喝酒庆贺,采取不同方式欢度这个节日,还是比较隆重的,有些地方比过春节还隆重。特别是在壮族地区,“三月三”节形式最多样、内容最丰富、气氛最隆重、特点最鲜明。每到这一天,壮族男女像赶圩一样汇聚山坡上对唱山歌,抒发自己的情感;一些地方的群众用唱山歌的形式宣传党的政策,宣传科普知识,交流生产技能,歌唱美好的生活等。除唱山歌外,有的地方还开展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如抢花炮、打铜鼓、抛绣球、打扁担,舞龙、舞狮、舞春牛、演壮戏、师公戏、采茶戏等。一些地方政府也积极引导和支持“三月三”歌节活动,利用歌节举办经贸交流活动,满足了当地群众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需要。
“三月三”既是歌圩的时节,也是祭祖扫墓的时节。
壮族历来以好歌善唱而著称,而“歌圩”则是壮族民众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地里举行的周期性、集体性、传统性,以唱歌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节日活动。歌圩为一年一度的唱歌聚会活动,古时以男女唱歌传情、抛绣球结缘为主体。据史料记载,壮族歌圩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歌圩”的缘起和形成,与壮族稻作农耕的生产周期和生活节奏有直接的关系。“三月三”歌圩,缘于祈求丰年,又为投入春耕大忙前行乐尽兴鼓劲的活动。从其活动所表现的社会机能及文化现象来看,是以青年男女唱歌结缘活动为主体,都是出于对大地富饶和生育福祉的强烈愿望,为原始仪式从“娱神”向“娱人”发展的产物。
关于“三月三”歌圩的来由,有四种说法:一是,古时相传唱歌可以乐神,可以消灾除难,求得风调雨顺,后来发展为定期的三月三的歌圩。二是,很久以前,有一对青年男女,从小相爱,他们很会唱山歌,谈情说爱都是用山歌来表达,但因受到家人反对,他们不能结为夫妻,便双双殉情。青年们为了纪念这对坚贞的情侣,每年在他们殉情的日子,聚集起来唱山歌,并逐渐形成“三月三”歌圩。三是,唐代出了歌仙刘三姐,以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并揭露财主们的罪恶,因而财主们怀恨在心,趁她上山砍柴时,派人斩断山藤,使三姐跌山身亡,后世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每年农历三月三——三姐逝世的日子,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四是,远古时期,某家有三个很漂亮的女儿,上门求婚的人络绎不绝,但父母都看不上。后来父亲想了个点子——让求婚的后生仔当场唱歌,谁唱得最好,漂亮的女儿就嫁给谁。结果通过唱歌,三个女儿都找到了如意郎君。从此之后,唱歌成了一种求偶的形式,并发展成为歌圩。
关于三月三祭祖扫墓节的由来,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是壮族蛇图腾的祭日。二是祭祀雷神的祭日。三是祭祀龙母的祭日。
我们的节日作文3中华民族,这个孕育了万千炎黄子孙的强大民族,少不了普天同庆的日子。这些节日犹如浩瀚历史长河画卷上,点缀着的红宝石,熠熠生辉。而我最爱的节日,却是一个独特的家庭节日——吃蟹节。
金桂飘香,螃蟹丰收,我们家一年一度的吃蟹节便拉开帷幕。在老家乡下,祖父母已准备好了螃蟹,正要上蒸笼;而我,爸妈和姑父一家,早已坐在车里,行驶在返乡的路上。心中,盼着蟹的美味,更盼着那难得的,全家欢聚的时刻。
孩提时代,学业轻松,即便是九、十月的开学季,也常有闲暇回老家。那时,每次奶奶蒸螃蟹时,我都在灶台边上眼巴巴地候着。只见蒸笼成了螃蟹们的澡堂,蟹们如一个个顽皮玩耍、弄得满身青绿色泥浆的孩子,被赶入澡堂去洗澡,一只只进了笼。蒸汽氤氲,里边的情况不得而知,但耳边似乎萦绕着一种奇妙的声响,可能是那群孩子们洗澡时还不安分,互相在泼水呢吧。出 ……此处隐藏10222个字……>
除了祭祖,过年还充满了各种喜气洋洋的气氛,鞭炮声,锣鼓声喧天,真是大有“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感觉呢!下午时的冬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大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同聊天,谈论着今年一年工作是否顺利。而我们这些小辈,则在一旁拿着蒲棒,点着火星,小心翼翼地放爆竹。“bong!”的一声,“谁家的孩子在捣乱!”“哈哈哈。”我们四散开来,脸上洋溢着喜悦。
而这时,妈妈与外婆正在张罗着今天晚上的“重头戏”——年夜饭!夜晚,大人们张罗了一天,我们也同样“忙碌”了一天。自然早已饥肠辘辘。这时,厨房里飘来了阵阵香气。“好吃的来喽!”只见妈妈变魔术般从身后抽出一盘盘丰盛的菜肴。我一看——哇!居然还有我最爱吃的饺子!我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拿,却被妈妈一脸笑意地挡住了。“别急,这可是团圆饺子,要等大人们到齐了一起吃呢!”忽然又一脸神秘的说:“在这里面我放了一枚硬币,如果吃饺子吃到这枚硬币的话,可保一年都有好运气哦!”“真的?”我半信半疑,“当然是真的,看你的运气咯!”
不一会儿,人们都到齐了。新年的帷幕在这一刻正式开场!爸爸点燃了烟花,那绚烂的色彩,令我们心醉神迷。但那团圆饺子,却是一直让我念念不忘。“吃饺子咯!”随着这一声喊,我迫不及待地挑了一碗最大的“福气碗”开始大吃特吃,可直到我吃了个底朝天,还是们看见那枚硬币的影子。该不是我吃得太快,吃到肚子里了?不应该呀。我纳闷了。可又听到一声“wow!”原来,是外婆中了头奖!众人纷纷向她表示祝贺。我虽心有不甘,但是仍向外婆道了贺。但是我那四岁的小妹妹却不乐意了。“我要硬币!硬币!哇。”我们开怀大笑。
时间过得飞快,“年”仿佛转瞬即逝。但在科技发达的现代,仍有一些地方保持着最纯真,淳朴的年味。年,虽然过了,但年味,却在我们心中久久荡漾,温暖着我们整个一年。
我们的节日作文14“噼里啪啦”,几声爆竹响起,仿佛是约好似的,紧随着千家万户都沸腾了,爆竹声不绝于耳,姹紫嫣红的烟花在空中绽放,映得人们带笑的脸格外红润。
啊!过年啦!这是我们的节日!
千家万户都在烟花的笼罩下,人们从四面八方迫不及待地走了出来,一起欣赏这壮丽的景观。夜空顿时成了花的海洋,姹紫嫣红,大地也被烟花装点得像仙境一样美丽。一只只烟花,如同一支支箭,以最快的速度飞向夜空,再以优美的姿态,协调的动作迅速绽放,像一簇簇火焰,一粒粒珍珠,一条条丝带,给大地洒下欢笑,洒下祝福。红红的火焰映红了人们的脸蛋,在烟花绽放的那一瞬间,人们对未来的无限希望也同样绽放了。我虔诚地合上双手,闭起双眼,许下自己在新的一年里的美好愿望。
欣赏了烟花的美妙开场,再来享受那被收做春晚的的精神大餐。电视机前,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四世同堂,观看着,评论着,欢笑着。优美动听的歌曲,幽默风趣的小品,滑稽逗人的相声,抑扬顿挫的诗朗诵,节目丰富多彩,看得人眼花缭乱,心花怒放。在这样的时刻,任你有天大的烦恼,也会投入这举世的欢乐中来。
春晚在进行,年夜饭也忙得热火朝天。妈妈早已炒好了馅,和好了面,一家老少齐上阵,形态各异的饺子在我们手中欢笑着,随时准备投入那滚烫的热水中。正干得起劲,春晚主持人开始计时:“10,9,8,7,6,5,4,3,2……”,伴随着一声鞭炮响,“1”字终于说出口,窗外百花齐放,我的心豁然开朗:是啊!这是春节!是我们的节日!我们都爱我们的节日。
耐心地等待在锅旁,看着那一个个小小的、白白的饺子在水中上下翻滚,不断地胀满,胀满,我的心也好像被幸福充满,温暖停留在身上的每一个角落:春来了!它们恣意地笑着,张扬地宣告着春的到来,我甚至可以感受到它们和我们一样焦急而兴奋的心情。咬上一口,烫烫的、香香的,好滋味!吃着吃着,我的舌尖碰到一个圆圆的、硬硬的东西,忙吐出来,原来是花生米,爸爸笑着说:“你今年学习成绩肯定步步上升!”我嚼着花生米,心里暖融融的,好像洒满阳光,也许,这就是祝福的力量吧!
这是我们的节日,我爱我们的节日!
这是亲人的节日,家庭的节日,一家人四处奔忙,终于可以在一起,祖孙对坐,几世同堂,敬酒鞠躬,父慈子孝,母良妻贤,好不快哉!
这是团结的节日,和谐的节日,平日里或许有些隔阂,有些矛盾,但见面的一句“恭喜发财”“新春愉快”,便将那芥蒂消散得无影无踪!
这是我们的节日,我爱我们的节日!
没有这个节日,便没有炎黄子孙的中国!
我们的节日作文15鞭炮声声,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欢笑连连,记录了节日的喜庆。
今年的春蹒跚而至,却去得匆匆。在这短暂而美好的记忆中,最令我无法忘怀的,还是年三十儿的那顿年夜饭。
妈妈把饺子从锅里捞出来,盛在盘子里,它们经过沸水的一热二煮三闷已经熟透了,饺子皮晶莹剔透,泛着亮光,可以看得见里面各色各样的馅儿来。一个个像娃娃似的紧紧挨在一起,勾出了我的馋虫。这时,只见妈妈用筷子往一个大碗里夹饺子,我正想着这下该有口福了,却被妈妈轻声吆着:“快,趁热给张爷爷送过去。”我想起,张爷爷是我们家的邻居,只身一人在这,又不方便回家过节,现在肯定不好受。我用袖子护着碗,生怕那冷飕飕的风看我不注意就吹凉了这碗饺子。
我“咚咚咚”地敲着门,外面真冷,冻得我龇牙咧嘴。我瞧见张爷爷掀开一点儿那门上的窗帘布,一看是我,连忙开门,问我“吃饭了没有”,“冷不冷啊”,我应声附和着,将饺子碗端在他的桌上,碗里还不时冒着热气,我的袖腕被这热气浸湿了一大片。我一边利索地拍打自己的衣袖,一边催促张爷爷快些吃饺子:“张爷爷,你快点吃吧,过年不用客气的。”我瞥见挂在碗厨上的筷子,递给张爷爷,张爷爷乐呵呵地接过筷子,一边吃一边笑着。
突然,他好像记起什么似的,掏出二十块,放进红纸里抱起来,和我说:“我们乡下就只有这么多钱包给孩子,讨个喜庆,留给你买买糖吃,收好了啊。”我本想推脱,可一见爷爷一脸不容商量的模样,我也只好收下。爷爷吃完后,将碗洗净后擦了一遍又一遍才递给我,让我回家代他谢谢妈妈。我回到家,家里人正坐在沙发上看春节联欢晚会,我又想到张爷爷一个人在家,对着黑白电视机叹气的样子,便皱起了眉头。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说:“咱们家就三个人,过年也不热闹,你腿脚跑快点儿,把张爷爷请到咱们家来过年。”我“哎!”的一声答应,溜出门去。
我推开张爷爷家没关紧的门,唤了声:“张爷爷。”张爷爷从里屋探出头来,笑着说:“你看爷爷家里也没什么好东西,我正想把这篮子苹果送你们家里去呢,你就来了。”我连忙说着“不用不用”,一边叙述着我来的用意。我紧紧拉着张爷爷,我想,虽然嘴上说这不愿意,可是一个人过春节还是很孤单的吧,于是我说:“爷爷,我们家人太少,正好你和我们一起过还热闹些呢。”爷爷这才同意了。
看着爸爸妈妈的笑脸,张爷爷感动满足的眼神,我觉得,这是我过的最幸福的一个春节,年夜饭要更加美味,鞭炮要更加响亮,烟火要更加绚烂了。这些春节零零散散的记忆,会在我们的记忆里熠熠生辉,变成往昔最美好的见证。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又是一年新春来到,我将迎来全新的起点向目标的终点勇往直前!